關于喝羊奶,您一定聽過很多傳言,“羊奶膻味太重”,“喝羊奶容易上火!”這些都是真的?今天小編來告訴您。
其實現在脫膻技術成熟,完全不用擔心膻味問題。
《山羊奶脫膻技術》中就有說明,位于奶山羊頭部角芽基部后內側,有一種分泌脂質的細胞團——角間腺,它所分泌的脂質能散發出特殊的臭味,使羊乳變膻。公羊的角間腺發達,特別是在發情期,羊乳易被污染上膻味。
所以現代化養殖牧場會在羊羔出生的一周到兩周就去掉角間隙。產奶期也會通過隔離式養殖,讓母羊遠離公羊,以防止羊奶沾上膻味。
在產奶時為了有效隔絕生羊乳吸附空氣中膻味,也會采用機器化擠奶。生產加工過程中,也會采用先進的物理脫膻工藝,脫除膻味的同時,保留生羊乳的營養價值。
《本草綱目》早有記載“羊乳甘溫無毒,可益五臟、補腎虛、益精氣、養心肺;治消渴、療虛勞;利皮膚、潤毛發;和小腸、利大腸”。
《羊奶科普知識問答》一書也闡述了,因為大多數在腸胃停留時間較長的食物,不易被消化吸收,從而造成腸胃蠕動速度緩慢,產生所謂的“熱氣”,造成便秘“上火”現象。
而羊奶的分子結構細小,在胃中停留的時間較短,易于消化吸收。
由于羊奶中蛋白質含量及維生素含量較高,只是相對于這些成分來說葉酸的含量偏低,但是羊奶并不缺乏葉酸。
不過,再好的食物都不是“全能”的。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很多,通過進食多種食物才能全面補充。
很多人認為羊奶營養豐富,只給孩子喝羊奶而不進食其它食物,因而引發營養不均衡的問題。
貧血并不是因為喝羊奶,而是因為孩子偏食、挑食、飲食單一導致的營養物質攝入不足、不全面。
《改善山羊乳風味的方法研究》就有提及,羊奶以其營養豐富、易于吸收等優點被視為乳品中的精品,被稱為“奶中之王”。
《食醫心鑒》中亦有記載羊奶:"益腎氣,強陽道,對體虛之人,無論何種病癥皆宜,即使健康之人,服之亦可增加體質。"
而且羊奶內含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,如鈣、磷、鉀、鎂等營養豐富。而且羊奶的脂肪球顆粒大小和母乳相似,僅為牛奶脂肪球大小的1/3,所以羊奶的消化率可以達到94%以上。對于那些腸胃較弱的人群,羊奶尤為適合。